3.03万亿日元(365万亿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本文目录一览:
清朝的GDP是世界第一吗
清朝时期,尽管其国家生产总值(GDP)位居世界前列,这一成就主要归因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清朝的人口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约4亿多人,这个数字远超其他国家,从而推高了其GDP总量。 然而,清朝的高GDP并不意味着其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先进。事实上,清朝的生产方式仍以手工劳动为主,缺乏机械化的推动。
清朝的国家生产总值虽然是世界第一,但是,它的国家生产总值之所以会这么高,并不是仅仅因为它的生产力多么发达,它的生产方式多么的先进,而是因为人口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并且国家生产总值中的大部分是因为手工产生,并不是因为机械,所以会被西方无情的瓜分和瞧不起。
清朝全盛时期GDP确实是全球第一,即使是1840年鸦 片战 争前,清朝GDP还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清朝的鼎盛时期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白银,高居世界第一。清朝曾占据世界GDP总量的1/3。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似乎是英国学者麦迪森,他的一项推测称,1820年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33%(当时强盛的英国为2%)。千百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货源是陶瓷,茶叶,丝绸。
清朝GDP全球第一的说法,主要是在历史初期,特别是在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之前,可能有一定的依据。1 但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清朝的经济实力已经明显落后于英国,更不用提后来的工业强国如美国、法国、德国和俄国。
由于在清朝时期,并没有GDP的概念,当时的统治者和百姓也不了解GDP是什么,因此没有详细的数据留下。我们只能通过推动经济繁荣的因素来推断清朝的经济在当时是否位于世界首位。清朝的经济并非始终位于世界首位。
GDP无用论:清朝GDP是世界第一吗
于是同样在这几年,一种“清朝直到末期,GDP仍然居于世界前列”的说法在媒体和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其内容主要是宣称,清朝时中国的GDP长期是世界第一,在1820年左右达到最高峰,占世界的33%,哪怕到了晚清末年,占世界GDP的比重也仍在11%左右,与当代中国占世界的经济比重基本相当。
况且,GDP统计并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各国出于私利夸大自己数据以吸引投资者,例如印度就曾将牛粪当做化肥,把贫民窟算作房地产计入GDP。而它的创造者美国,同样是玩弄数据的高手。美国GDP长期世界第一,近几十年来,却一步步脱实向虚,服务业占据将近80%的份额。
“GDP 崇拜”和“GDP 无用”两种论调 在经济学中,常用 GDP 和 GNI 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 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而处在底层的个人和家庭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其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因而会普遍感受“无力”与“无用”,产生对该社会的“失望”和“认命”情绪。无疑,“读书无用论”是底层社会自我固化的一剂毒药。为何“读书无用”“在这个盲目地追求GDP的时代,人类不需要诗歌”。
正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读书无用论”几度浮现。这种变化在沿海一些私营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最为明显,在这里,国有部门的收入相对下降,而通过个人创业、出国打工、从事商贸活动所获得的收入相当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