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0亿日元(465亿日元)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的特点,原因和背景
特点:中国货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理和调节货币与信用的政策。它同样由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目标等因素构成。中国的货币政策,随中国的政策与发展实践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中国特色。
货币政策转向后最大的特点是人民币升值,同时国内利率上升。这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有利也有弊。弊端: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不利于我国总产出的增加。货币政策整体适度从紧之后会使经济的增长速度降低。
所谓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当代世界各国无不建立起独享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体制中, 央银行既是信用货币的发行者,又是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者。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也不完全受制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还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即受经济社会中其他经济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的影响,所以货币供给同时又是一个内生变量。
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
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其由于面临的经济环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而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在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有效需求,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稻盛和夫自述:日航如何起死回生
1、为了拯救日本航空公司,日本政府邀请了有“经营之神”之称的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出任日本航空的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日本航空公司接受了日本政府企业再生支援机构的3500亿日元的资金援助。同时,各交易银行也最终同意放弃5215亿日元的债权。
2、虽然稻盛先生具备了让这两家公司成长发展的经验,但是,对于航空运输事业完全是陌生的。那他又是怎么使频临破产的公司起死回生的呢?由于他完全不具备有关航空运输事业的知识和经验。为了重建日航,稻盛和夫先生带去了一个重要武器:那就是“经营哲学”。当时的日航本体与子公司都各自为战,缺乏一体感。
3、稻盛和夫总是乘坐JAL的经济舱。就是和员工同甘共苦,他一分钱工资都不拿。这些努力旨在改变乘客的评价和JAL员工的情绪。这种强大的精神是让JAL起死回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近代美国的五次危机及措施
1、近代美国的五次危机,包括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1973—1975年石油危机、 1987年美国股灾、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经济、挽救国家。
2、1969-1970年:第五次经济危机在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间爆发。尼克松总统的紧缩性政策和越南战争的撤军影响了美国经济,导致了工业生产下降和失业率上升。此外,严重的财政和货币危机以及通货膨胀的加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
3、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美国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市场不干预主义政策导致了美联储在股市崩溃时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加剧了经济衰退。然而,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实施新政,通过政府干预,包括直接投资、银行担保和降息等措施,帮助美国走出困境,开启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4、年,为防止美国黄金储备的严重枯竭,尼克松政府宣布暂停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以每盎司黄金换35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当年12月,美元正式贬值8%;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机再度爆发,2月2日美元再度贬值10%.至此,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宣告瓦解,经济危机呼之欲出。
5、第一次经济危机:在经历了一战后的经济繁荣之后,主要由于外部需求的减少,从1920年开始至1921年底结束,大约持续了两年时间(工业生产从1920年7月至1921年4月达到最低点)。
6、罗斯福手拄拐杖,乘坐火车、汽车、轮船跑遍美国,每天演讲二十余次,到处受到热烈欢迎。1932年11月,罗斯福以压倒多数的选票竞选获胜。 反危机和改革 1933年,美国经济几乎濒临绝境。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千百万美国人在收音机旁收听总统发表就职演说。罗斯福告诉美国人民,他相信美国必将振奋起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