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古代(贵金属的意义)
本文目录一览:
为啥古代地球上各地的百姓都把黄金视作好东西,都把它当作贵金属?
对它要求的特点是保值,不易变质,易于流通。金银的化学成分稳定,不易变质。储量和目前的开采手段使它的价值不会突然的发生大的变化,作为货币当然是最理想的。所以人类自然将货币选定为金银。黄金也一直是社会财富的象征。
从使用上来说,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相比贝壳,兽骨,石头,不易磨损,不易变质,适合长时间保留。从珍稀程度上来说,黄金数量稀少,自古以来不管哪个国家的人,越是稀少的东西都越贵重,也是更多人向往,并热切想据为己有的东西。
另一方面,由于黄金的质地相对较软,可加工性强。所以黄金应用在装饰中,这种商品属性又反过来加强了黄金作为货币的重要性。因为一种商品如果除了货币属性之外,如果没有商品属性,那么它就会很容易被替代。3)稀缺性:黄金产量相对较少,但是又不是绝对稀缺。
因为黄金很稀有,价格十分昂贵,而且和美元直接挂钩。
那就是黄金的金色外表。在元素周期表中,除了金和铜外,所有金属都是银色的,而铜缺点明显(易腐蚀),所以所有元素中金是最最独特的一个。这是它如此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因为太有“个性”了。
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为什么消失不见了,考古学家给出答案
其实对于古代来说,白银消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陪葬, 这是和古代的殉葬制度有关系的,正所谓 死者为大 ,古代的时候对于死者时非常尊重的,在祭品方面为求长久会选择一些非常容易保存的贵金属,真金白银就是最好的选择。
古代有9万吨银子,后来不见了的原因有银子被作为陪葬品、流失国外、白银成为战略资源等。银子被作为陪葬品 由于白银的数量比黄金多,且具有价值高易保存的特性,致使白银成为仅次于黄金最受古代人民喜爱的陪葬品之一。考古学家研究也发现,古墓中陪葬品为白银制品的比例十分高。
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古代有这么多的银子,为什么如今却不见了呢?我们来听听考古专家是怎么说的? 别看银子在电视剧中运用广泛,但其实银子可不是贫苦人家可以拥有的,他们可能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工才有这么一锭银子。所以银子都是在一些富豪之家或者在官府/国库中,大家其实是被电视剧欺瞒了。
古代金银总量有限,与当代流通量相去甚远。近代金银流失严重,部分金银流失后,剩余的自然不再丰富。 古典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对银锭的描述,导致人们误以为银子在古代普遍流通。实际上,在秦朝统一六国后,方孔圆形铜钱是主要的交易货币。
古代金银的价格是多少
古代一两金子与银子的换算比例并不固定,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古代贵金属的重量单位标准逐渐统一化,最终以钱为基本单位,一两金子等于50两银子。这就是所谓的“金银比价50:1”。 金银比价的变化 不过,金银比价的变化也随着时代和国家的不同而发生了许多变化。
汉代金银比价大约是1:5(黄金一斤值钱一万,银八两值钱一千)。唐宋佛教大盛,黄金多用于造像,金价昂贵,宋朝时黄金五十两值银八百两,则金银比价约为1:16。元朝因西域流通银币,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亦上涨,金银比价大约为1:10。
古代的金银率大概保持在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这个兑换率。 而古代常用一贯=1000文(大概,也有时会多,有时会少)。这万两黄金就是10W贯。
有人曾计算过,古代1两黄金约等于10两白银,约等于1800元人民币,即1两白银约等于180元人民币。1枚铜钱即1文制钱约为0.15元人民币,1贯铜钱有1000枚铜钱,约为150元人民币。即1两白银约为1贯铜钱,即1000枚铜钱。钱币 钱币,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人类用来交换商品流通的工具。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